2022年12月,浙江广厦大学被评为浙江省示范性继续教育(社会培训)基地,继上次获评后,2024年4月,学校又被认定为东阳市农民教育培训实训基地。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路径,不断创新教学、管理和服务模式,依托高标准培训体系、构建多层次职业技能认证体系、建立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培养了大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素养劳动者,助力“三支队伍”建设。
依托高标准培训体系,提升建设行业人才素质
学校严格执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省、市建设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职业培训实施办法,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一的职业标准、统一的培训大纲及有关要求组织开展培训与测试工作。学校举办的建设类培训主要包括: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培训、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近三年,学校共完成建设类培训50249人次,其中三类人员培训17851人次,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培训2863人次,特种作业人员培训29535人次,办学规模效应明显,培训功能已辐射到周边县市。新型的培训模式,严密的教学管理,规范的考试组织,保障了培训质量,学校的“建筑工匠人才培训项目”被评为浙江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构建多层次职业技能认证体系,助力地方产业发展
浙江广厦大学作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一直致力于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地方优势产业的紧缺人才需求。2021年2月,学校获批金华市首批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试点单位,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24年,学校开始面向校内学生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为此,学校召集教务处、财务处、各二级学院召开职业工种鉴定推进会,目前共有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制图员、电工、插花花艺师等二十多个职业技能鉴定工种。截止到2024年,学校面向校内外人员开展职业技能鉴定7866人次,为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快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创新继续教育模式,建立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浙江广厦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立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校积极搭建企事业服务平台,从被动服务转变到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延伸服务,形成“不脱岗、不离产”的继续教育模式,打造“家门口的大学”、“田间地头的大学”、“企业车间的大学”。近三年,学校开展建筑类继续教育培训15000余人次。学校积极开展农业技术与管理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高素质乡村“新农人”队伍,近年来,学校为地方开展各类农村实用人才、高素质农民培训8000余人次,让更多“新农人”变“兴农人”,赋能乡村人才振兴。
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高校既是“重点对象”也是“重要阵地”。浙江广厦大学将以服务劳动者终身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目标,积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推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深度融合发展,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