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公布了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名单,我校凭借在产教融合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创新实践,成功入选该试点单位,成为全国入选的高校之一。这是继我校"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学习路径生成"项目入选浙江省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后,在教育改革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标志着我校在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方面迈入新阶段。
产教融合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的关键举措。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开展的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工作,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决策部署,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此次试点工作受到全国各高校的高度关注,经过自主申报和专家评议等严格程序,最终确定了试点单位名单。
我校始终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将产教融合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在申报过程中,校领导高度重视,统筹协调相关部门,组建了由信息学院及行业专家组成的申报团队。团队深入研究国家产教融合政策,结合学校特色与优势,反复打磨申报材料,最终凭借扎实的工作基础和创新的合作模式成功入选。
近年来,我校在产教融合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经验。学校紧扣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与百余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校企协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引企入校、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开发课程等方式,将产业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此次入选试点单位后,我校将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的要求,以《产教融合能力成熟度模型》为指导,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深化专业建设改革,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优化专业布局,构建更加符合产业需求的课程体系;二是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提升教师的产业服务能力;四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场环境体验。
学校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充分发挥试点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下一步,学校将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贡献"浙江广厦大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