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农民教育培训政策,切实提升返乡入乡人员的创业能力与青年实践站点建设水平,东阳市于近日成功举办“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带头人暨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建设能力提升培训班”。本次培训由东阳市农业农村局主办,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承办,是深化“千万工程”实践、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举措。
培训对象与教学模式:精准定位,双轨并行强化实效
本次培训精准面向东阳市返乡入乡创业就业人员以及有意投身农业农村发展的青年群体。作为承办单位,浙江广厦大学充分发挥高校教学资源优势,采取面授为主、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模式,通过系统化课堂讲授与沉浸式现场观摩相结合,全面提升学员的政策理解力、运营管理能力和实战操作水平,确保了培训内容与学员需求的高度契合。
课程设计与核心内容:模块化教学,全面覆盖创业与站点建设需求
培训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目标,采用“理论授课+现场观摩”双轨并行的教学模式,依托高校丰富的非学历培训经验,科学设置政策解读、运营管理、电商实操、实地考察等多个模块,系统构建学员知识体系与实操能力,全面响应返乡创业与实践站点建设的多元需求。
政策解读、运营与电商板块:夯实基础,提升实战技能
在政策与理论环节,东阳市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围绕“千万工程”实施与乡村振兴政策进行深入解读。学校特邀金华市乡村人才科教中心贺文芳高级工程师、东阳市政协委员方学群等专家授课,分别就青年入乡实践政策、站点建设与运营管理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解。该校教师李海波还承担乡村电商与直播课程教学,帮助学员掌握实用技能,体现了高校在联结政策、理论与实践中的关键作用。
实地观摩与培训成效:沉浸体验增强信心,学用结合推动落地
在实地教学环节,学员在校方组织下赴余杭永安村和径山书院两大标杆基地进行观摩交流。永安村作为“千万工程”优秀案例,展现了数字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径山书院则集成文化、农业与双创功能,为学员提供了现代化乡村建设的实践范本。通过高校搭建的实地教学平台,学员进一步增强了返乡创业与站点建设的信心与能力。
建设青年入乡实践站点是2025年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东阳市共设立12个青年入乡实践站点,依托种植业、养殖业、农家乐、乡村文旅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就业搭建平台。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多年来始终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同发展”,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作,“十四五”以来已完成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近5000人次。本次培训是高校服务地方、落实“千万工程”部署、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路径探索的具体行动,为东阳市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智力和人才支持。东阳市农业农村局表示,将继续深化与高校的合作,健全培训体系,搭建起青年与乡村之间的发展桥梁,实现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