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的位置:首页 >校园快讯>详细内容

信息学院获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1-11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日,2025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名单正式揭晓。由信息学院姚跃亭老师带领的蓝伟杰、付澳洋、黄曹阳组成的参赛团队,凭借创新的建模思路、精准的求解结果与高质量论文撰写,在众多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国一等奖,创造了学校自参加该项赛事以来的最好成绩。

7fdde9ee530f445cb0cdd0c9b4215aca.png 

数学建模竞赛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作为国家级学科竞赛,自1992创办以来,被教育部认证为国家级A类赛事,在教育部“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位列第五,获奖率极低。2025年,吸引了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等12 个国家和地区的1837所院校/校区、68311队(本科61463队、高职高专6848队)、20多万人报名参赛。竞赛题目源自科学工程、人文社科等领域的实际问题,以“假设合理性、建模创造性、结果正确性、表述清晰性”为核心评审标准,对团队综合能力提出严苛要求。今年国家级一等奖获奖比例不足参赛队伍总数的 0.5%,竞争激烈程度创历年新高。

竞赛于9月4日18时正式启动,至9月7日20时落幕,74小时的连续作战中,团队构建了高效协作体系:队员付澳洋负责赛题拆解,精准提炼多维度变量与核心矛盾;蓝伟杰完成数据集处理与模型构建及验证;黄曹阳则同步推进论文撰写,确保逻辑链条与学术规范的严谨性。最终在时限前完成作品提交。经实际查重显示,论文查重率和AI重复率在1%以下。

 

9d99d39e143a4e2ea9af99d07a8cf8fe.png


图2 比赛场景

佳绩的取得源于长期积淀。姚跃亭老师依托信息学院深厚的《数据结构与算法》、《机器学习技术与应用》核心课程团队的建设成果,充分发挥瞿有甜、苗兰芳等经验丰富的前辈教授的特点,形成团队合力。自参加2025年2月份组建团队以来,制定了科学详尽的备赛计划,形成理论夯实、真题模拟、以赛代练的培养模式,不定期开展建模理论基础培训,针对往届真题进行5轮以上的模拟竞赛,优化任务分工。4月中下旬,指导老师自筹经费,组织学生参加第十五MathorCup数学应用挑战赛,以赛代练,以华东赛区(本科生组)第一名的成绩被推荐国赛,并获得了国家级二等奖。自暑假开始,集中开展往届真题强化训练,为比赛打下了坚实基础。

数学模型构建调优及数据集处理能力是比赛的核心能力要求,也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知识基础。这项荣誉是团队协作的胜利,彰显了学校全面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效。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团队创新能力与实践水平的认可,更将推动信息学院进一步完善学科竞赛体系,深化基于数学模型与算法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交叉融合教学。


终审:宣传部01管理员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