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各部门:
根据《关于开展 2025 年校级教学成果奖申报与评选工作的通知》(浙广学教字〔2025〕8 号)文件精神,经教师申报、学院推荐、专家评审,学校共评出2025年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5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具体名单公示如下:
拟获奖项 | 成果名称 | 成果主要完成人 | 学院(部门) |
特等奖(5项) | 建设“数智工场”四融链培育“数智+”人才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 赵永晖、潘瑞芳、朱铁樱、康鲜菜、蒋姗莎、 陆慧娟、江兴方、姚跃亭 | 信息学院 |
产业牵引、四元协同、六维共育:电子商务专业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 周鸣阳、路永华、徐伟强、胡依娜、徐月成、刘德坤、胡丹、李翔、何妍妍、杨彬、包晶冰 | 国际商学院 | |
大师引领、标准研制、文化传承——历史经典产业木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张伟孝、王晓平、张 翟、吴 叶、陈霞艳、黄小明、曹云霞、刘颖林、吴璐璐、张永玉、冯俏君 | 艺术设计学院 | |
基于现代产业学院三融合、三迭代建筑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王春福、杨云芳、朱维香、罗梅、王瑜玲、刘晓峰、付敏娥、葛冠晓 | 建筑工程学院 | |
职业底色、县域特色、迭代成色: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 | 王兴、孙丽雅、胡涛、吴旻 | 学校层面 | |
一等奖(6项) | 四方协同 数智赋能 全链贯通:职业本科数字造价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 冯改荣、孙丽雅、黄丽华、金剑青、张飞燕、王瑜玲、尹依、汪国辉、卢倩阳、郑宽善 | 管理工程学院 |
四协同 五共建 三循环 四融合: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田钊平、胡菁菁、方倩、胡涛、王丹霞、骆竹梅、王广智、吴文怡 | 管理工程学院 | |
“三位一体、五维融合”智能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潘光永、张耀、王东、王飞、冯志宏、郭淑华、王宇霄、胡万里 | 智能制造学院 | |
中高企贯通长学制木雕非遗人才培养实践 | 张翟、王晓平、张伟孝、陈霞艳、黄小明 | 工艺美术学院 | |
三三阵列、五位一体——土建类专业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 赵冬梅、朱维香、杜国平、王丽君、胡作霖、涂小妹、吕淑珍、金梅珍、谷雨 | 建筑工程学院 | |
标准化引领、项目化推进、规范化管理、数字化赋能:职业本科专业建设与教学管理改革 | 胡涛、骆爽、张飞燕、骆丽红、邢娟、王晓华、吕强、胡素芳、邱咏梅、吕淑珍 | 教务处 | |
二等奖(8项) | 通专融合·云智赋能·三色增值:职业教育计算机通识课程改革范式创新与实践 | 朱铁樱、骆爽、蒋莉、郭淑华、蔡金亚、金瑜婷 | 信息学院 |
“三融三合·四阶递进”职业本科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黄庆华、周爱美、潘光永、吕君、齐永杰、黄海燕、陈凤华、朱智平、王飞 | 智能制造学院 | |
“三真、四化、五引领”艺术设计职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 黄远胜、姜秀杰、方敏、张永玉、吴叶、孙浩、韩文松、洪亮亮、张瑞 | 艺术设计学院 | |
反思写作融入工艺美术课程的教学模式 | 陈怡、刘颖林、张永玉、于光勇、李忻、林文琪 | 工艺美术学院 | |
创新、融合、启智、育才——基于CLIL的“四创三融、四立五育”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 滕婷婷、段晓凯、周慧霞、蔡蒙蒙、叶琪佩 | 人文学院 | |
OPO三元驱动:职业发展课程“政校企行协”生态化育人创新与实践 | 陈晓萍、张书菲、杨靖、孙灿、吴芳珍、楼讯、吴乐央、吴勇 | 创业学院 | |
从标准筑基到成长导航的职业本科院校评价改革实践 | 包靓靓、向丽丽、周娟、石锦秀、虞晓霞、杜海燕 | 质量控制与评估办公室 | |
“融通 融合 融汇”职业本科院校进阶式大思政育人体系探索与实践 | 张安强、宋蓉蓉、孙灿、丁晓晓、盛开放、许诗颖、应雅优 | 学工部、宣传部 |
公示时间为2025年4月16日-2025年4月20日。公示期间对评审结果若有异议,可向学校纪委反映,联系电话:0579-86669833。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教务处
2025年4月16日